10月14—16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办的“2020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福建省漳州市召开。
石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论坛于10月15日下午13:30开始,由泉港石化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张剑辉主持。
会议由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魏乃新致辞,他表示,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既是十三五收关之年,也是十四五布局之年,更是全球经济遭遇疫情袭击,世界经济链加速重构的一年,当前我们正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而今年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稳步的增长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漳州召开了化工园区发展论坛讨论化工产业高水平发展就是要更坚定的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推进产业体系升级,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突破,实现行业高水平发展的目标。
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极其严峻复杂的条件下,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面取得不错的成绩,行业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取得新的突破,产业体系逐步优化升级,企业活力明显地增强,改革开放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尤其是在今年疫情袭击下,行业较早复工复产,并为防疫抗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彰显了社会责任。
尽管成绩不错,但是行业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的一批大项目已经面临产能过剩的极高风险。炼油方面,2020年将是我国炼油新增产能全面释放,竞争达到白热化之年,随着大连石化和浙江恒力石化的全面投产,2020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达到9亿吨,预计2020年我国成品油出口量将达到5900万吨,成为亚太地区成品油最大的出口国家。
烯烃和芳烃方面,2015年以来,大炼化和PDH产业处于盈利较好的景气阶段,刺激了行业的投资热情。一批项目快速推进,从2019年起我国的炳烯行业进入新一轮扩容高峰期。此次扩容高峰将持续到2022年前后。2020年我国丙烯新增产能密集释放,工艺路线和竞争主体继续呈多元化趋势,PDH新增产能中民营和地方企业占据主导地位,预计2020年底我国丙烯产能将达到4600万吨以上。
聚乙烯方面,2019年全球聚乙烯已陷入严重超过标准的困境,2020全球市场面临更加大的过剩压力,2020年我国PE产量将达到2629万吨,较2018年增加了85%,将占到全球PE产量的24.5%。随着乙烷连接项目建设和现在煤制烯烃项目的扩大,我国聚乙烯产能过剩的和产品结构调整将迫在眉睫。
总体上看,目前国内在几大产品产量正处于迅速增加的阶段,而需求增速受新冠疫情持续蔓延的影响将一下子就下降,市场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在产能过剩的同时行业还面临着突出的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结构性矛盾,长期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一直是贸易逆差很大的行业,2018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贸易逆差高达2812亿美元,其中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单体三类合计逆差567亿美元,占比超过69%。
此外,尽管近年来我国聚烯烃自给率持续上升,但是产能高度依赖进口,2018年己二腈、聚乙烯、POE对外依存度高达60.02%,聚碳酸酯、PC对外依存度高达59.72%,合成橡胶对外依存度高达49.9%,目前国内高端专用料进口依存度接近80%。
我国由石油化学工业大国向强国的跨越产业结构性矛盾是最根本的矛盾,也是最突出的短板,必须要依靠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全力突破。今年受疫情的冲击行业下行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更要求我们找差距、补短板,解决行业供给结构矛盾,增加高端有效供给,遏制低端产能的过剩,是十四五期间行业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任务。
今后一段时间,化解炼油产能过剩的突出矛盾,优化PE等化工新材料结构性过剩的倾向性问题,提升传统产业体系升级和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培育将是全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四大战略任务。
这几大任务从根本上来看都要实现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提升,无论是炼业以PE为代表的化工新材料和传统结构的调整,还是全行业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的加快培育,我们依靠的动力源泉还是科学技术创新核技术进步。我们要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开创新市场,提高竞争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不仅要生产市场现在需求的产品,而且要开拓市场未来需求的产品。
当前我们所处的大变局时代未尝不是一个重构产业链、价值链机遇期,未尝不是一个补短板,打基础和创新发展的好时期。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研究行业发展布局、市场方向,最新技术,探讨行业下一个五年的高水平发展之路,在座朋友们都是企业园区负责人和领头人,担负着每个单位创新引领的重任,特别是化工园区更担负着培育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激发企业创新活力的重任。
化工园区规模宏大,具备完善的供应工程和基础设施,可以充分的发挥化工行业产业集群的循环化优势,一体化特色的显著管理层服务高效,引领效用突出,慢慢的变成了石油和化学工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和典型标志。
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 魏乃新
福建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徐建平带来了题为“福建省石化产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方向”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福建石化产业在全国布局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和浙江、山东、江苏和大省比起来差距很大,去年产值是4400亿人民币,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复工的石化产业主要围绕两个基地一个专区:一个是梅州湾基地,还有一个是古雷基地。专区就是江阴石化专区。整个福建就是围绕这个基地在发展,特别是古雷石化基地是作为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应该对福建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迎来很大的机遇。从全球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石化企业要有竞争力,一个是园区化,石化产业发展必须是大进大出,如果没有这样的物流条件很难满足大型石化园区。石化产业发展必须是大进大出,如果没有这样的物流条件很难满足大型石化园区。园区林有很多不同的投资主体,之间以产业链和产品链关系为纽带,带动行业的发展。
中化国际产业资源部化工原料事业部总经理、战略发展部总经理赵军分享题为“全球化工原料竞争格局下的轻质化原料发展的新趋势分析”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从全球看,从2010到2025年基本上主要原料都是以石脑油为核心。从中国来看,基本上在过去20年,整个增长是跨越整个中国的经济增速的,表现在乙烯和丙烯作为最主要的加工能力在不断的提高。估计到2025年整个中国乙烯和丙烯的能力将占到全球三分之一。整个中国走的是日本和韩国在以前走的道路,基础化工能力在不断的加强,但是精细化工方面相比而言会偏弱一些,所以在最近这些年看到从南到北都是大化工的趋势,然后到西北这一块主要是煤制烯烃以及煤制芳烃以及煤制乙二醇的模式。对于中间产品以前需要进口,像乙二醇要进口,后面这些年大炼化起来以后,最近进口的趋势是不断的减小,甲醇主要有MTO的工艺存在,对整个进口还是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从全球看,乙烷和轻质石脑油是最主要的原料供应,往下主要是LOPE,聚乙烯是最大的去处,从100万吨的乙烯装置往下做精细化工是比较难的,因为投资非常大,而且还要突破技术壁垒。但凡做过大装置就是拼成果和拼规模,最后做大宗商品,做大化工拼的是最终的成本。
林德大中华区副总裁 鲁荣、林德工程亚太销售与技术中心总监 何伟东共同带来了题为“化工园区工业气体优化方案”的主题分享。鲁荣介绍,在全球前三十的化工园区中,差不多一半都有我们林德隔墙模式。在福建已经投产,在惠州也有四套提供给园区客户的需求。氢能源业务,在林德是氢能长期技术的合作伙伴,公司在氢能生产、压缩环节都有自己的技术,包括加氢站。何伟东强调,特别是新能源中的氢能,对于传统的行业,有石化、炼解、空分,传统行业也有很多二氧化碳的排放。林德一直在关注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问题,做了一个干重整技术,相对SMM2整齐重整来说的,简单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在催化剂反应下,能耗相对低,另一方面,二氧化碳可以进行转化,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甚至是负排放,就是可以吸收一些二氧化碳做反应。在2018年已经可以实现商业运营。
奥升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董事总经理 吴贤亮博士带来题为“尼龙66产业链和发展趋势”主题演讲。他表示,尼龙66切片高分子的产能和应用,中国目前来讲一年的需求量是80万吨左右,比较平衡,尼龙单6目前在中国的产能需求两倍,而且价格非常低,目前尼龙单6的价格跟原材料的价格一样,换句话说是一分钱不赚,但是目前有些园区还在上。中国不需要尼龙单6了。另外一个市场是美国,美国产能是足够的,需求量跟中国需求差不多,但是产能是很富裕的,所以很大一部分美国的产能是进口到中国来了。今年因为疫情的影响,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影响很大,但是我们的工程塑料发展比去年还长了20%以上,很大一部分程度就是来自于电动车的需求。尼龙66这款材料对未来若干年是非常有用途一款材料,而且市场需求量会逐渐的增加。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新兴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沈江汉带来题为“甲醇制烯烃(CTO/MTO)技术发展与高值化方向”的主题演讲。他表示,我国烯烃原料需要多元化,我们需要烯烃,补充石油资源的不足。传统上来说,石油主要是做油品或化工品,化工品主要是从烯烃、芳烃之外,还有很大一堆该是海洋化学物,以前其他两类煤炭和天然气,化工品主要是做到甲醇,往油发展是很困难的。甲醇制烯烃技术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所谓三代技术工艺技术的先进进步,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大化工产品市场越来越饱和了,所以将来的竞争除了光靠体量大小比较难,还有采用先进的技术,降低生产成品,降低成本,才能更好的活下去。甲醇制烯烃经过十年发展在中国得到非常好的发展,已经快速形成一个产业。甲醇制烯烃,在发展精细化行业,焦化行业,PVC行业,煤或天然气制烯烃行业,现在已经全部实现。
Univation Technologies, LLC 产品技术经理陈峰带来题为“致力于生产的设计: 采用UNIPOL™ 聚乙烯技术完成项目预期及价值最大化”。他表示,现在聚乙烯的市场价格也比较低,以前看到聚乙烯的价格都是以100人民币作为还价的基础,现在已经到30元、40元,所以已经带来非常大的差异了。使用Univation聚乙烯技术,会用更低的投资成本,更快的项目交付,有很好的经济规模,生产线可以提供更低的运营成本,将来和我们的合作会有更多的创新,所以今天的主题是采用Univation聚乙烯技术完成项目的预期和价值最大化。
会议最后进入主题为“下一个五年,我们的高质量之路”的访谈环节,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会长 马从越主持,嘉兴港区管委会副主任 瞿咬根,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金永青,衢州智造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周翔,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副巡视员王廉平,巨化集团总工程师吴周安,鲁西集团的张雷受邀出席。
嘉兴港区管委会副主任瞿咬根表示,前几年大部分主要是以引进技术,消化技术为主,下一步以产业链为基础,延长产业链方面做好应用的功课,像最近引进几家企业都有很有代表性,下一步生产规模将达到7千吨,它的上游、下游产业链柔性电子也好,光性电子也好,我们都认为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我们国家对芯片这个领域正在大规模的投入和研发,所以为它配套的电子化学品我们也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金永青表示,今年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又开展了一个三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就是所谓的三年大灶。在这样部署和背景下,江苏省在区外的化工企业也大量的关闭迁建,江苏省的部分化工园区可能也要取消化工定位,尤其在这样高质量高标准已经出来情况下,我们专业的化工园区既面临挑战,更多也是面临着机遇。因为面对越来越近的十四五的步伐,我们园区定位目标非常的明确,就是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专业化、特色化的园区。江苏高科技化学园要围绕小而精的特色打造十四五的规划,要把园区建设成为一个国内非常重要的活化工的生产和研发基地,长三角地区一个比较特色鲜明的生物医药的原材料的产业高地。
衢州智造新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周翔表示,中国电子化学材料产业园是浙江省委省政府年初确定的六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之一就是电子化工材料要成为浙江省的六大万亩千亿产业平台,我们的目标是正在编制十四五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目标非常的明确,一个就是建设浙江省万亩千亿电子化学产业平台,打造中国电子化学材料的产业高地与产业集群。围绕这样的目标正在开展十四五的规划编制。
成都新材料产业功能区副巡视员王廉平表示,保障高质量发展有几个坚持,一个是坚持绿色发展。第二个是坚持特色化发展。之前石化园区的发展就是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综合利用,下一步要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以现有的油和还有一点可以利用的气为产业基础,紧紧依托成都本地和区域市场的终端需求,从成都本地几个大的支柱产业,下一步从5G、轨道交通、电子信息方面着手做特色产业,所以仍然要坚持特色发展。
第三个是坚持创新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一些新材料、新技术的转让,不仅是园内,包括本地其他行业都已经开始受益,下一步就要深化这方面的合作,探索继续扩大,争取把产学研用,创新体系建立起来。
巨化集团总工程师吴周安表示,围绕巨化特色产业链,生产未来市场需求的差异化发展,从而做长产业链,已经现在向现代交通、新能源、环保等领域使用的新材料在投产了,争取打造国家电子新材料的科学高地。开放创新,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智慧运营提高管理和运营的效率。科学布局,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鲁西集团张雷表示,对于高质量发展,首先还是要立足于自身。一个是要考虑安全发展。第二个,绿色发展。不单单是对环保方面的,环保方面已经实现这个园区7平方公里废水零排放,现在没有一滴废水往外排,下一步做零排放的园区,将来没有废物往外排,现在正在做。要立足于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干好,把装置、成本、质量提上去,这是我们下一步高质量发展的思路。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宋倩倩带来了题为“a-烯烃及其下游茂金属聚乙烯和聚烯烃弹性体的市场前景分析”的主题演讲,她表示,2019年全球总产能约840万吨,其中专门技术生产超过600万吨,占整个全球总产能的百分比超过73%。产能最大的地区是北美地区,整个的线以上的α-烯烃。亚洲的话,虽然总产能是第二,但是83%以上都是炼厂副产的异丁烯。中东的产能位居第三,C6以上的产能,占整个中东总产能约54%左右。未来两年α-烯烃在全球总产能将持续的增长,预计到2021年将超过860万吨。北美的占比将由目前的45%下降到44%左右,亚洲的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到21.2%。
从目前全球主要生产α-烯烃供应市场来看,约78%的产能在壳牌、菲利普斯、英力士,以及沙索工业和克这五家生产商中。从α-烯烃的产量来看的线%。专门装置生产的α-烯烃,产量超过了500万吨,开工率接近82%。
2019年的α-烯烃全球消费量约600万吨,其中最主要的消费地是北美,约占总量的34%。其次就是亚洲,亚洲的总消费量约181万吨,其中超过90%以上是用做共聚单体的。在亚洲最大的消费国家就是我们中国,约占整个亚洲消费量的53%。预计未来两年α-烯烃的消费量将持续增长,2021年将超过640万吨,亚洲和北美应该是最主要的消费地。
随着我国经济质量的高质量发展和消费升级,我国对于高端聚烯烃,高性能润滑油,还有高性能的化学品消费量保持持续增长,这样进一步的拉动α-烯烃的增长。未来两年消费增速在5%以上,2021年的表观消费量约100万吨。
空气化工产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东区特许经营和资产总监 王煜武带来了题为“化工园区氢能综合利用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主题演讲,他表示,空气化工产品公司服务领域相对比较广泛的,从炼油、石化、煤化工、金属、电子等等,这个是我们传统业务的覆盖,所以大家应该很熟悉的,就是空分,就是AP,目前在中国的话,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第二我们有先进的煤气化技术,这是我们值得骄傲的,和其他的气体公司略微有着不同。同时掌握世界先进的煤气化进行,第一是GE,第二是壳牌。第三块是我们的天然气,这在过去的十多年应用比较广泛。最后一块是AP公司的氢气的供应量,是在全球应该是最大的,所以我们是具有领先定位的第三方氢气供应商。第四块,空气产品公司拥有6个液氢工厂,现在全球液氢产能大约在350吨每天,300吨左右分布在美国,在欧洲的话有几十吨,接下来在亚洲的线吨左右。中国也有三个液氢生产装置,一个在北京,另外一个在海南的文昌,第三个是在四川的西昌。后面两个主要是卫星发射基地,前面那个是氢氧发动机的研究。中国的三个液氢生产装置一吨都不到,规模比较小,使用的是以前欧洲的技术。这是关于液氢工厂,我们已经拥有6个。同时我们目前正在建设两个世界级的液氢工厂,30吨每天产能,一个在美国,另外一个在中国的浙江嘉兴。
另外一个关于加氢站项目,AP具体参与了全球加氢站的建设运营。目前全球大概有450座加氢站,AP参与了250多座的,要么就是技术的提供,要么是设备的提供,或者是自己来投资运营。今年,我们在中东投资了50亿美金,从风电和光电,通过水电解制取氢气再和氮气合成氨,我们称之为这是绿色合成氨,整个过程没有任何碳排放。绿氨将来很大程度会参与到能源当中,作为一个能源的补充。
惠州百利宏集团化工研究院院长 顾洪宽带来题为“践行循环理念,助力大型石化园区绿色发展”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循环经济的模式,对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的扬弃,也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消耗速度的脱钩,成倍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减物质化变革,在经济增长的社会福利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减缓物质消耗的增长,甚至达到零增长、负增长,促进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协调,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一共有四种发展模式,包括工业园区模式、杜邦模式、循环型社会经济模式和回收再利用模式。
工业园区模式典型的一个代表,就是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将企业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产业形成一个代谢关系。
杜邦模式,也叫企业里面的内部循环模式,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间的物料循环,延长产业链,减少物料、能源的使用,减少有毒物质排放,最大限度上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典型代表就是杜邦公司。
第三个是循环型社会经济模式,代表国家是日本,日本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建设循环型经济主要是体现三个方面,一个是政府推动构建多层次的法律体系。第二要求企业开发高新技术,首要问题就是资源再利用。三是要求国民改变观念。
第四个是回收再利用模式,代表的是得到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处理废弃物的。
我们利用酸性气,用一步法直接制成硫酸,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资,也减少了运行费用。所以传统的克劳斯制硫工艺,不仅流程复杂,消耗大量的燃料、燃气等。相比之下,我们的WSA装置,就是用炼油的酸性气一步法做成硫酸。
用酸性气直接生产硫酸也有两种工艺,一个是干接触法,一个是湿接触法,干接触法,就是里面的水分要脱掉,湿接触法的话,不需要脱水的过程,直接经过燃烧,燃烧氧化成二氧化硫。
百利宏从当初的成立,大概是02、03年开始,06年中海油投产。当时我们跟中海油也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谈判,比如说上下游的高度集成,利用中海油炼油,尤其是酸性气这一块,也用他们的燃料气、天然气,它的臭氧水,其他的一些公用工程,我们大概达到了19种之多互供物料,充分体现了上下游一体化的理念。主要的亮点技术,我们也是从国际上引进比较成熟的技术,这个技术是很成熟的,这里面他们在煤化工,或者是煤焦纤维用的比较多,大型炼油做的比较少。排放指标我们是做的比较低的,小于等于20,但实际上我们在10毫克左右。国家对珠江三角重点地区的要求,也就是200毫克。
我们跟中海油,坚持“合作多赢”,体现了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实现对园区税收贡献、新增就业,环保减排,循环经济。确保中海油惠州石化上游炼油装置长周期、高负荷、安全平稳运行,实现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增值。中海油惠州石化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将优先和百利宏提供稳定充足的运行,满足生产的原料需求,实现投资经济效益。
山东东方宏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新平带来题为“聚1-丁烯(PB-1)生产技术及下游应用”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东方宏业以液化气深加工为基础,逐步延伸发展到乙烯、丙烯和丁烯为原料的聚合新材料产业链。以聚合新材料为基石,拓展到合成橡胶产业集群,并最终实现聚合新材料,合成橡胶,以及催化剂,包括我们的波裂解,废气有机物回收与利用,以及我们金融资本完整的产业生态圈的布局。东方宏业现在聚丙烯装置是50万吨。这是我们现在的产品树,我们的军具系列,熔质是从0.5-100,这个范围内都有在做。在无硅里面,熔质主要是从0.25,到目前做到30,到60,设计了不同的产品牌号。无硅,我们主要是用在冷热水管陶料和透明料这两个里面。抗冲料,现在熔质从1-30,设计的不同段的低熔高抗冲和高熔抗冲这样的一些材料。
2019年统计的世界上几家生产聚1-丁烯的产能分布,全世界目前在生产管道材料的,仅有巴塞尔、三井和韩国的伊兰和我们中国的东方宏业。巴塞尔的目前产能年产值是6.7万吨,三井是2.5万吨,伊兰是0.8万吨,我们东方宏业现在是5万吨的产能。我们的占比,目前东方宏业是33%,巴塞尔是44%,三井是16%,伊兰5%这样的一个产业布局。
这是我们中国市场的占有率,这是2019年根据全年度的销售,管道协会统计的数据。我们现在的市场占有率是50%,刚刚跟大家报过了,巴塞尔是36%,三井是5%,因为这个产品中国市场卖的比较少,伊兰也是5%,还有其他的一些副材料占到了5%。
目前看我们分析了一下,整个的供应,弱于我们年初预期的。为什么这么讲呢?首先第一点,进口量的冲击,3月份的时候,国外也是爆发了这一波疫情,国外的贸易商也是瞄准了中国的市场,这时候3月份到4月份的时候,中国市场防疫做的相对好,工厂的复工复产也在有序进行。整个的国外的生产商瞄准了中国市场进行大量的低价出口。同时因为船期的延误,导致我的进口货集中到港,基本上出现在了5、6、7三个月份。特别是5月份,PE的进口量达到了183万吨,整个PP的进口量也是超过了80万吨以上的水平。
我们对2020年合成树脂的表需做了一个预测,预计在2020年,聚乙烯和聚丙烯的表观需求量,大概是在7306万吨左右,环比2019年增长了11.8%。PE的表需大概是在3812万吨左右,环比增长了9.3%。PP的表需大概是在3494万吨左右,也是涨了14.5%左右,整个的供应冲击还是很大的。
最后,于海洋表示,做一个简单的展望。首先,全球的聚烯烃产能已经进入了扩张周期,2021-2023年将迎来供应高峰,市场价格重心会下行。第二,行业的利润会下滑。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成本的高端区。第三,中国需求缺口依然存在,未来几年对外依存度不会消失,国内生产企业的压力不大。第四,国内PP产能扩张,是大于PE的。我们预计PP及PE标品间的价差很难拉大,而且有可能有进一步缩小的趋势。第五,高聚乙烯的扩能,扩能幅度是相对较小的,高压可能有望延续这种良好的表现。目前来看,3000以上的价差可能会有所回调,回归到相对合理的水平,我们认为大概是1000-1500左右,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价差水平。
上海晶宇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兼研究院院长 夏俊方带来题为“浓盐水分盐结晶资源化技术及案例分享”的主题演讲,他介绍晶宇环境2009年成立,目前注册资金1.58亿。这是晶宇环境的发展历程,我标红的这几个,是每一步的发展都是以技术的一个开发,开拓一片市场。所以这么多年,基本上是在每一个行业里面,都就一个国内第一个的技术难度的突破,在一个行业里面赢得一定的行业地位。
夏俊方表示,高倍膜浓缩,膜的应用,应该是加速了废水处理的一个效果,处理手段会变得比较丰富。但是高倍膜浓缩,这个膜本身是成本不低。如何要用有一套膜设备,能够更大的发挥它的价值?这是咱们工艺要做的。所以我们要提出来,能够用一套膜做到更高的浓缩倍数。浓缩倍数高,意味着你蒸发器小。所以要低成本实现高倍膜浓缩。我们的经验,我们的案例,采用的是卷式膜,可以把我们的含盐量提高到10万,这对很多膜厂家来讲是一个攻克的目标。用膜,简单的用膜,有很多种工艺,提高压力就可以,但是成本比较高。还有一块,有机纯化技术,就是前面报告过的,废水里面,已经经过生物处理,把有机物大量降下来以后,残留的有机物很难搞,生化已经不好弄了,而且都是小分子为主,这一部分有机物要降下来。可以看得到,如果我们在水处理工艺里面,有比较想得到的处理有机物技术就是用氧化技术,比如说臭氧,臭氧的氧化能力比较强,就会想到这样的去氧化。但是大量的数据表明,这一套,在那么高的盐度的情况下,直接去臭氧,氧化的效率只有10%-40%,一般都是这样子。如果是我们换一种技术,用有机纯化技术,我们的原理是,把有机物大分子先拿掉,透过的是小分子,用小分子采用臭氧去氧化。这样一套组合下来,有机物处理,可以提高到50%-80%,大量的情况下基本上都是在80%。
当然还有一个分盐的问题。分盐,在传统化工领域里面是一个比较熟悉的技术,比如说像热法盐硝分盐,是一个盐化工的技术。就是一套蒸发器出两个盐,根据不同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下。还有冷冻分盐,是相对比较传统的一个盐化工的技术,利用温差的方式。现在相对比较多的,水处理里面增加的一个方式,就是膜分盐,目前膜分盐比较大的优势是什么?能耗低,分盐效率比较高,可以98%的分盐效率。目前来讲,在水处理里面,膜分盐的技术也用的比较多。分盐技术要组合,因为你水一直在浓缩,需要组合去应用的。
这一套组合工艺,我们有解决有机物的问题,用膜分盐,膜分盐之后,形成的残水透过液是氯化钠,可以蒸发氯化钠。这个氯化钠可以分到什么程度呢?氯化钠和硫酸钠,如果是一比一,浓度是一比一,分完以后,它的比重可以达到100比1,所以分离分盐的效果会非常明显,非常好。产生的浓缩液,主要是硫酸钠。我们刚刚讲,氯化钠从1比1纯化分盐到100比1,相应的浓缩液这边,比例会反过来加大。所以可以分成氯化钠和硫酸钠两股浓缩液去蒸发,出来的两个盐,它的品质都非常好。
隆众资讯资深分析师刘健带来题为“投资热度持续高涨——烯烃产业优势与挑战并存”的主题演讲,刘健首先介绍了我国烯烃产业的发展水平,分别从产能和消费结构、全球主要生产企业等方面进行了解读,指出我国当前烯烃发展规模已居于世界前列,但在技术发展水平上还存在一定差距。随后,刘健对国内烯烃行业近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做了回顾,指出2014-2015年期间投资过热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后期行业发展的警示。烯烃行业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需求增速快、缺口大以及政策扶持等,总体来看发展潜力仍然较大。烯烃行业发展机遇:新工艺不断发展、投资回报率较高、市场容量大以及项目配套灵活等。烯烃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有:需求增速下降、未来投产较为集中、投资规模大以及储运方面的瓶颈。
“未来通过产业延伸、资源整合、技术升级、精细化以及产品出口等,突破瓶颈,烯烃产业高质量发展未来可期。”
本次会议共吸引1500余人参加,会议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响应和热情参与,未来我们将并肩同行,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驱动,用科技创新推动市场需求,确保石化产业高水平发展实现新跨越!